w8819西泠春拍中国书画:黄宾虹《山居治

w8819-07-02 10:17作者: 未知作者

评论0

澄怀观道 浑厚华滋

——黄宾虹《山居治学图》

黄宾虹先生曾在回忆录中写到 :“蛰居北平十年,谢绝应酬,惟于故纸堆中与蠹鱼争生活,书籍金石字画,竟日不释手。有索观拙画者出平日所做纪游画稿以示之,多至万余页,悉草草勾勒于粗麻纸上,不加皴染 ;见者莫不骇余之勤劳,而嗤其迂陋,略一翻览即弃去。亦有人来索画,经年不一应。知其收藏有名迹者,得一寓目,乃赠之。于远道函索者,择其人而与,不惜也。”这段话记述了黄宾虹先生当年在北平避居不出,不肯轻易将画送人,选择性应酬的生活状态。

▲w8819西泠春拍

黄宾虹(1865 ~ 1955) 山居治学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39 年作

130×65cm

出版:《百代风范 :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作品集》P183,西泠印社出版社,w8812 年。

展览: “百代风范 :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浙江美术馆,w8812 年 10 月。

说明: 陈之初题签。薛永年、王中秀、杨臣彬、范扬、陈平、王鲁湘题跋。

黄宾虹先生于 1937 年春完成南京审画不久,便去北平任教了。除受聘为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院导师、北平艺专教授,先生内心更是为了向往已久的北宗“荆、关粉本”北方山水,北地新出土的金石古物,尤其是敦煌的隋唐写经和唐画。不料到京后不久,发生卢沟桥事变,日军侵略,时局变化,交通阻断,无奈之下,先生在北平中西城宣武门石驸马胡衕街租了一处独院,取名“竹北移”。蛰居陋巷,教书授徒之余,潜心书画,著述文章。“每日拂晓而兴,勤习不间断”,于书画理论技法上不断突破变化,渐入佳境,逐至浑厚华滋的集大成者。

本幅《山居治学图》创作于 1939 年,即黄宾虹先生来北平后的两年,亦是其创作变法的关键期。自此年初,先生以“予向”为署的多篇深究墨法之文连载于《新京报-艺术周刊》。其中一篇《画谈》里写到:“于浓墨、淡墨之间,运以渴笔,古人称为‘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祝若枯燥,意极华滋。”此幅山居读书,繁而有序,细节不失,层次井然,脉络分明,大开合小争让,而一气行乎其间。笔力浑厚,山峰与山涧处,浓墨与淡墨间运以渴笔,皴擦自然,秀骨清相中,渐显晚年黑密厚重的基本面目。正如先生《宾虹话语录》中所说 :“用墨之法,全视笔中而出,一笔之中,有数色之墨 ;一点墨之中,有干湿互用之笔。”黄宾虹先生如此注重笔墨,一方面源于他早年跟父亲研制古墨,用材皆为咸丰年以前的旧墨,另一方面先生对沈周题赵孟頫《重江迭嶂卷》诗中“丹青隐墨墨隐水”的这句话琢磨颇深,在设色用墨时,尝试使用。细观画中山石、树木,局部点染石青、赭石,丹青含墨,以墨为形,以水为气,于黑密的水墨中渐显“丹青隐墨,墨隐丹青”的趋势。

画面右上方,作者自题,诗文取自晚明陈继儒《晚香堂集》。陈继儒自幼聪颖,工诗文书画,擅山水墨梅。二十九岁时,焚儒衣冠,以隐士自居,闭门读书创作之余不忘关心人民疾苦,对于地方利弊多有建言。“金谷花明日正常,石床冰簟碧梧凉。丝成步障开云锦,竹劈双箫吐凤皇。匏叶萧萧缘水岸,土花点点绣山堂。革除俗事惟书史,木几闲披一两行。”读此诗文,发现先生此时的心态和当年陈老隐居时不乏共鸣之处。

当年,日本著名画家中村不折和桥本关雪因年事已高,不能再来中国,作为黄先生的老朋友,便委托画家荒木石亩来北平看他。荒木来到北京,下请帖设宴招待文艺界同行,却失望地没有见到黄宾虹。他听说先生现在不轻易出来,就想在宴席散后立即前往黄寓拜访,后经人劝告说黄宾虹先生有“宴会我不去,也不想见他”之言,于是辗转让其学生石谷风前往告知。黄宾虹先生以为虽和日本人有二十多年情谊,但“现在这个时候,最好不见。私人交情再好,没有国家的事情大”,便让石谷风回话说自己不在家以示婉拒。但荒木仍执意要见,先生于是写了张告示贴在门上 :“黄宾虹因头疼病复发,遵医生所嘱需静养,概不会客,请予原谅。”次日,荒木一身汉服来到黄宅门口求见,石谷风立于门前挡驾,荒木只好向门内鞠躬而退,并有回国不知如何交待之言。临走他请石谷风转交中村不折的信,内容是请黄宾虹先生赴日举办画展,先生对此置之一笑。荒木的遗憾是历史的遗憾,却组成黄宾虹先生无憾一生的一个片段。“革除俗事惟书史”凝练概括了先生将日本人婉拒门外的故事,也是先生民族大义和爱国气节之体现。

此类脱化期的作品,更是得到了傅雷先生的欣赏。作为翻译家的傅雷,于欧洲游学绘画数年,遍览西方古代和现代绘画,见解独到。一次偶然,他在表姐顾飞处看到黄宾虹先生寄给弟子顾飞的新作和论画书信,发现其作品与印象派风格类似,印象派之光色明暗错杂,采用不先调色的原色赋彩,笔法趋于纵横错乱,和先生创作时以点、短皴求笔法,以水、墨、色求真实光影异曲同工(方增先也曾经写到黄宾虹作画细节 :黄宾虹作画是东一笔西一笔,初始令人不知他在画什么,这与传统作画从局部朝整体生发出去的方式大不一样,似乎更类似西画的画法 ;整个作画过程不洗笔,直到最后完成,笔洗中的水仍是清澈的。),便写信给黄宾虹道 :“获悉先生论画高见,尤为心折,不独吾国古法赖以复光,即西洋近代画理亦可互相惨证,不爽毫厘。”看到傅雷对自己创作的理解与赞赏,先生也颇为激动,视傅雷为知己。在困顿于北平的数十年,二人经常书信往来,探讨中西绘画之理,创作亦渐入佳境。不仅如此,傅雷先生在 1943 年亲自策划了黄宾虹的八秩纪念画展,这是他生平独一无二的个展,展览圆满结束,充分肯定了由“白宾虹”到“黑宾虹”艺术转型的趋势,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出版物:《百代风范 :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作品集》

在黄宾虹先生“浑厚华滋”的国画理想中,既有荆、关、范宽山岭苍茫雄健的北方气势,也有董、巨、李成水木清华丰茂的南方华美,是融合两者之长,以山的质朴厚重、水的顽强柔韧共同塑造的东方艺术精神。此《山居治学图》是先生困居北平,动心忍性,三眠三起,成蛾化蝶,蜕变过程的历史见证,也是在国家衰弱、民族危亡的情境下,先生以作品与行动让世人坚信——中华文化如山水般刚柔相济,山川浑厚,草木华滋,永不衰竭!

推荐新闻

论坛热帖第25期-明清陶瓷艺术-精彩选集 中国互联网协会
北京盛藏艺术品有限公司 ©
服务电话:400-813-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