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哥玉器鉴定学习笔记

各个历史时期玉器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 此类玉器主要为简单的礼器、象征性武器、工具及装饰品等。多为片状,形制简单,薄厚不匀,造型不很规则,以素面居多。有些有较繁缛的阴线刻纹。动物造型或纹饰多侧重于头部,尤为突出眼目的表现。由于原始制玉工具比较落后,常在器表留下明 显的制作残痕;而在穿孔玉器的孔壁上,则由于工具的不断磨损,造成愈至深处孔径愈小的现象。 

夏与商代前期

夏与商代前期玉器 此类玉器主要是象征武器、工具和少数简单装饰品。制艺较粗糙。有些器物两侧已出现锯齿状扉棱,并在刻纹上开创双线勾勒之先河。 

商代后期

商代后期玉器 此时期玉器数量繁多,种类丰富,主要有礼器、礼杖、工具、器皿、装 饰品、简单艺术品等多类。人物、动物形玉器大量出现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片状玉雕绝大部分呈弧扇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造型各异的立体圆雕作品。商代后期常见的纹饰有重环纹、菱形纹、同心圆弦纹、兽面纹等。双线勾勒法普遍,器物的一侧或两侧,起扉棱的现象极为常见。穿孔玉器的孔内亦可常见回旋形的琢痕。阴线刻划刚劲有力,被誉为"折铁线",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阴线上有许多毛刺,略显粗糙,这些都是由于工具不利所造成的。

西周

西周玉器 西周玉器主要是礼器和装饰品。在造型和纹饰等方面,基本是商代后期的延续。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玉器 春秋战国的玉器主要有礼器、装饰艺术品和一些实用器、丧葬用品等, 装饰品特别是玉佩饰极为发达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纹饰主要有风鸟纹、云纹、谷纹等,一般均无通体纹饰,饱满和谐,不留空间。伴随着工具的改进,这一时期玉器线条遒劲,钻孔光滑,镂雕镶嵌技艺运用得极为普遍。玉质优良,做工精致。 

汉代

汉代玉器 汉代玉器是我国古代玉器的一个辉煌的时代。这一时期玉种繁多,造型丰富 ,主要有礼器、陈设艺术品、装饰艺术品和葬玉等几类。常见的纹饰有云纹、鸟纹、龙纹、 螭虎纹 、谷纹、蒲纹等。汉玉常运用"跳刀"勾出细如游丝、若断若继的细线,刚劲有力。线条的构图准确,常使用在玉壁、玉人、佩饰、剑饰上,是鉴别汉玉的一个重要依据。此外还有刻 划简练,勾勒神韵的"汉八刀"琢玉风络,是极具汉代特色的雕琢技法

唐代

唐代玉器 唐代玉器与前代玉器在风格上迥然不同,大量的写实花、鸟、虫、鱼造型和纹饰的出现 是其显著特点,常见的有折枝花卉、葵花、云朵纹、人物鸟兽等。琢工颇为精细,充满生活 气息和勃勃生机。在雕琢中常采用一种似凸实凹的表现手法,获得相当成功的立体效果。 

宋 辽金 元

宋、辽、金、元玉器 宋、辽、金、元玉器将唐代玉器进一步推向深入,出现了大量的写实的花卉、虫鸟、虎鹿山林、龙凤呈祥图案,在形神兼得上达到了很高的造诣。镂雕手法 在这一时期运用得极为普遍,并出现一些形态逼真的仿古玉。这一时期玉雕题材大多 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达到了生活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明代

明代玉器 明代玉器质料优良,器形方正规矩,雕琢细致,线条流畅。出现以谐意美、吉、瑞的新型图案,构图罗列散漫,不拘一格。许多玉器图案还受到文人书画的影响,追求高雅 的情趣,往往镌刻有名人款识。北方的玉器,一般粗犷,次要部位不求甚精;南方苏杭一带 则追求工艺精巧,玲珑剔透。 

清代

清代玉器 清代玉雕空前繁荣,玉器种类、数量繁多。造型极为规整,方、圆、弧、折的雕琢一丝不苟。底子平,线条直。尖如锋锐,圆似满月,棱角分明。器表抛光细致,多呈油脂或蜡状光 泽。

 

古玉器表面残留的磨制痕迹

古玉器的琢玉过程因工具和技艺落后,而总体表现为费劲和低效,再加上其久经风霜,其残留的痕迹显得古老而陈旧,其主要特征如下:

(1) 表面虽光滑,但因长期把玩或埋藏,局部由于磨损或侵蚀而显得略有些
    "自然的小凸凹"
(2) 古玉器的大的圆弧面较圆滑,一般不出现"小平面";
(3) 表面残留的磨痕不甚平行,粗细不匀,深浅不一;
(4) 阴纹线斜槽中残留磨痕的走向一般与线、槽壁的走向垂直;
(5) 镂空透雕的孔壁中,往往残留锯搜痕迹,其走向总是顺着孔壁的走向,并常会出现
    细窄的通花孔壁,这一特征在现代快捷玉器加工中是很少出现的; 
(6) 古玉器凸出部位明显比凹进去部位磨损大,而且亮度好;
(7) 古玉器上残留的磨痕为暗灰色,有油脂感和陈旧感。
(8) 钻眼的孔壁除了两端孔径不一致外,还在孔壁中见有来回锥磨的痕迹。

  • 老牛哥玉器鉴定学习笔记
  • 图3
  • 图片4
  • w88win手机版登录
  • 图片5
  • 图片6
 

古玉器表面残留的磨制痕迹

阴刻线细、密、匀、短、平行、精美,平行短阴线是唐的典型风格。

动物两两相对,双翅尖、小、翘,昂首,翅短而宽,上翘。

花朵式长尾云纹为唐所创。

鹤双目小圆坑和阴刻三角形,或不饰眼。

珠纹始于汉,唐尤盛,受西域影响。

孔崔写实最早见于唐。

牡丹纹最早出现于唐代。

多辨朵云和鸟翅下有锯齿纹为唐晚期和宋的特点。

汉以前少有花鸟题材,唐开始增多。

汉以前的凤非常夸张,表现威严和神秘,唐追求美感,接近于实物。

绳带上随形的阴刻细线为唐特有。

唐代马造型温顺。

玉狮最早见于唐代。

凤与牡丹合雕一器始于唐。

玉梳唐以前无纹饰或饰夔凤和兽面纹,唐多见花鸟纹,唐以前粗、长,唐细、密,叶脉双线,鱼刺形,唐代叶脉有点距离,宋代连在一起

玉飞天最早传世于唐,披带,托云,持花宝,细眼,三再鼻,一字状咀,花结。

唐代玉板较厚。

玉象题材汉代以前罕见,唐代复见,反映唐代训象常见。

连花纹魏晋南北朝就兴起,唐代尤盛。

连花始见于唐,佛教题材。

火球纹始见于唐

玉带版厚, 五毫米以上

玉质温润,造型丰满是唐代时代风格

突显造型的随意镂空是唐的重要特征

凤鸟尾部高耸, 雕作如意云朵形状, 在飞天、云龙等图案中多见

长平行线是唐典型纹饰, 见于风翅等

龙头较长,头上有毛发,丹凤眼,口大张, 咀角超过眼角, 是唐代龙纹断代标准之一

龙身似蛇形,四肢粗壮似兽形, 是唐代开始出现的

龙腿作蹬踏行走状, 肌肉丰满,关节处有撮三角形腿毛飘拂,足较大, 三爪,爪尖锋锐, 为断代标准

唐代飞天半卧式,椭圆形脸,头顶挽高髻,身体修长,身着贴身衣裳,衣褶简单,肩披飘带,体态轻盈,面目慈祥,飞天浮于如意式朵云纹上,以透雕结合阴刻技法,造型流畅,优美生动

辽金宋

多采用镂雕,花、叶大,间隙小,结构简练。

鱼跳跃型,头尾均朝上,阴刻线明朗不乱,圆眼、圆坑眼。

鱼与连蓬、荷花复合始于宋。

宋代孔雀流行方式,鳞片状,圆孔,花枝疏朗且花大,叶小,枝长而细。

镂雕花形玉片宋较流行,1无边框,2去小留多,3平面性较强。

双鹤玉佩流行。

秋山春水,辽金常以大叶柞树为饰,宋则以针叶树为背景。

王器上留皮是宋元间的特点。

唐宋以后凤纹盛行,最早出现于商代。

鱼短尾分叉,向上,向下外翻,尾上细长阴刻线,翅短、宽、齿状。

自唐以后,龙的主体特征是马首、蛇身、鹿角、鹰爪,直至明清

宋代玉龙无明、清时的鳞片,也没有那种凶猛的神态,身体更近似于蛇,四肢粗壮,腿关节处有毛,龙头较长,头上有毛发,龙口大张,口角大致与眼角等齐,神态安祥,与宋代尚理的时尚有关。

龙纹上唇厚旦翘, 有独角, 张口吐舌, 毛发后披,鳞纹,身上有云气纹、火焰纹, 凶猛。咀角不超过眼角, 朵云与唐代不同,有叉且卷,带小齿,唐三角形眼。

卷草纹从连云纹演变而来。

宋代带板花纹、龙纹多, 为镂雕。

宋代多用米字纹。

辽金元逐步向多层次发展, 利用皮色最有特色

童子头大、足小, 以及饰粗短阴纹, 八字眉, 直鼻,小口,心形发, 为宋早期标准纹饰

宋青玉占有相当数量,青中泛灰, 泛绿

鹅制玉西周至唐少见,宋元复出现

唐彷战国宋彷汉

汉以前难见鹿纹, 唐出现,宋、辽、金大量出现

宋代始玉制器皿由圆、瓜果、花型等演变为多角型

宋早期龙纹多光素且带火焰纹, 元代龙身饰鳞纹

朵云、水波、升龙、墙格纹锦地为宋代典型风格

带有网格的龙纹定到金代

宋代的荷叶不是举,象背

镂空处为圆浑的三再形和半月形为辽代玉雕特征

龙头较长,额部大,眉毛较重,五官集中于头的下部,浓发后飘,龙首分腹部透雕图案的距离较远,腹呈琵琶形、方桥钮,是元代玉带钩形制

镂空处保留加工时程钻痕迹,宋元特征

宋元鱼三种:一种无鳞长身, 身宽长, 眼小圆坑,腮部一短阴线;一种为有鳞,身饰阴刻直线组成的网格纹为鳞,尾伸向身后, 动感强;再一种为无鳞短身, 宽身, 尾部窄,身测有一道水平方向的阴刻线

狮始于唐,宋元时增多

宋元常见龙穿行于花草树木, 元代行转云间、花间较多,细颈、长头、鳞纹、爪上部有粗短的带状纹

元早期龙三爪和躯体光素的多, 中晚期以后饰鳞纹、五爪的多。龙大眼、粗唇、上唇长且翘,一绺二绺三绺长发后飘

元代龙纹前右爪握宝珠

元代嵌饰以委角、圆角或椭圆形的居多

凤穿花纹玉壁始于元

元螭长发细身, 大头有须, 多口含灵芝

海水纹变化

狮纹,剔地阳纹高凸, 头颈部似深刀切断,粗看紧压在眼上,圆眼突出, 凶猛

元代二品以上可系玉带,文官禽鸟纹, 武官系兽纹, 狮纹为一品专用

龙三束发, 长双角,粗眉上卷, 宽鼻梁凸起,为元特点

童子头发两面分, 圆凸眼中间阴刻线

元代人纹特点:橄榄形帽,长袍,腰间束带, 圆形眼, 高鼻梁, 短须

元代螭虎纹与汉比造型较灵活, 头窄长, 五官集于脸下部, 眉、眼、鼻占整个脸三分之一,多不见咀

抛光较亮, 刀法粗犷有力, 可见刀钻痕, 叶纹的中部往往挖得很深

带翅的兽一般定在元代

元代的狮子以狗为原型

帽顶是元代官帽上的装饰品,至明代由于服饰体制改变,改作炉顶使用。

玉管笔明最早见

异兽大眼圆睁,粗宽眉, 双角,卷手,长发后披, 后肢火焰纹

陈设玉起于唐, 盛于明清

组合佩明晚期时兴

鹤在明代为一品文官

明万厉龙向前探须,正面猪形鼻, 细身, 轮型爪

麒麟纹自汉代就有,明清时兴, 表示一品武官

仿古玉在宋代已出现,明更盛行, 与汉代以前的青铜器接近,明晚期纹饰丰富

明代凤鸟代表皇后

明早期借花鸟来寓意吉祥, 晚期道教盛,以长寿为中心内容

荔枝纹各不相同

叶脉纹凸出,阴刻同存

玉觚始于明代

明中晚期岁寒三友方泛流行,八仙大鼻

明不注重玉的材料, 早期用玉好, 量少, 中晚期青玉多,偏暗

执壶受瓷器紫沙影响

明代吉祥图案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羲之爱鹅,大白醉酒

寿星、鹿常用题材

观音玉作见于明

从明中期开始, 纹饰逐渐向繁琐化方向转化

明晚期子冈牌上边夔龙纹薄,象剪纸贴上去的

明代龙钩头方,清代就不方了

明衣褶线波浪式,清注重与面的结合

明代玻璃光, 清代烛光

金元时期多层透雕工艺不拘泥于细节,表面打磨光滑细致,背面则保留了加工时的钻痕,而明代早期透雕细部打磨光滑,并层次较少,立体感减弱

明晚期改为双缕空技法,上层主纹雕琢抛光细致,下层地纹多为锦纹式的繁密云纹、缠枝花草或光素,雕琢潦草,多不抛光

龙身细长,刻划鳞纹,颈、腹和尾大致等宽,虾米眼,如意头形鼻,有龙须,怒发冲冠,足为风车爪,在神韵上有一种呆板苍老感,为典型明代龙纹特征

玉色干白,局部有绺裂,是明代多见玉材

彷汉佩开片厚、刀法和纹饰都不比汉代流畅风格,阴刻线也无汉代般纤细

合符为清代创新

蝴蝶纹晚清盛行

清代龙特点:口张开,齐齿, 两绺毛发后披,满身鳞纹

清代玉兽,似狮有角, 较狮更威武, 背有棱脊

 

拍卖最新出价

拍卖最新出价
中国互联网协会 北京互联网行业协会
北京盛藏艺术品有限公司 ©
服务电话:400-813-9977
加载中...
您尚未登录 , 请 登录 注册 后回来发表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 请尊重每位网友发言的权利,尊重他人,注意文明用语。
• 所有评论仅代表w88win手机版登录网友
盛世用户: 发布于